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227节

谢安来正院,要求母亲把通房打发了,谢夫人也没松口。

态度只有一个:我只是给你纳了名义上的通房,碰不碰是你自己的事,我也没有强迫你们。

谢安拿母亲没办法,只能回前院拿那些个死物撒气。

可再怎么撒气,通房就是存在了,而且外人也都知道,等文茵回来,她也会知道。

谢安惴惴不安,哪怕他没有碰过那两个女人,他还是忍不住地想,文茵会不会觉得他是个三心二意的浪荡子?

会不会觉得他很恶心?

谢安心里清楚,文茵已经完全不关注他的事情了,他纳多少女人她都不会有丁点的情绪波动,可还是忍不住猜测她的想法。

在这种状态下,他越想后院里多出来的两个女人就越气愤,当即就想亲自把人打发了。

可那两人的身契在王乐薇手里,谢安又不想回清风院,就这么陷入了矛盾之中。

听说前院的动静,王乐薇莫名有种出了一口恶气的感觉。

他不是想替柳文茵守身吗,她偏不让他如愿,那些个妾室通房如果不听话,她就去母留子,把人都发卖了,只要她不把真心捧到谢安面前,任他作践,瞧瞧是谁的日子过得好!

兰英一方面高兴主子终于想通了,不再把男女情爱当成终身大事。

另一方面又有些不舒服,总觉得事情不应该是这样的。

姑爷虽然没得到柳文茵,但有更多的女人伺候他,这真的算是惩罚吗?

如果她是姑爷,估计都要高兴疯了……

流云和怜云进了王家就被当成暖床丫头培养,熬了这么多年,终于捞到了个通房的名分,又有谢夫人撑腰,两人可谓是使出了浑身的本领。

第一日,在府里和谢安偶遇。

第二日,盛装打扮在园子里弹琴跳舞,选的还是谢安放风的时辰。

第三日,夜里穿着清凉,在离书房不远的地方唱曲。

……

后来发现谢安不吃这一套,就开始往书房送羹汤。

或者直接邀请他去她们的院里用膳。

姐妹俩这么一闹,谢安更不愿意回府了,要不是老太君压着,他都要在外头置办宅子,一个人搬出去过日子。

虽然谢安不满意,但老太君和谢夫人都没拦着两个通房作妖,反正是在自家人的眼皮底下,只要不做腌脏事就行。

而且她们不努力,安哥儿怎么可能会主动去她们房里?

不去,岂不就没孩子了?

别人家收通房是为了给男主人解决那方面的需求,通房和妾生不生孩子没那么重要,但他们家情况特殊,就是为了要子嗣。

如果那两姐妹真有本事生下孩子,老太君和谢夫人不仅不会说什么,还会赏她们。

王乐薇虽然不乐意,但也没拦着,眼见着柳文茵就要进门,她必须有个孩子傍身,不然以后谢家的一切,都会落在柳文茵孩子的头上。

等孩子有了,如果那两人听话,留着也没什么,要是不听话直接打发了便是。

抱着这个心思,王乐薇也没出面干涉,府里的气氛和谐得很诡异。

苦恼的只有谢安一人。

他并非是为文茵守身如玉,只是再也不想勉强自己碰别的女人了。

若不是和心爱的女人,那种事情毫无愉快可言。

谢安改变不了长辈的心意,只能吩咐看门的小厮,不准放任何人接近书房。

为了不再偶遇那对双生姐妹,平日里连园子都不去走动了。

千山都怕自家主子会闷出病来……

特殊关照

漠北单于被生擒,作为俘虏,他要被带回京城。

各部落都换了主事的人,按照皇上的旨意,谢钰与他们签订了契约,往后百年,他们不能再进犯中原,还要每年给朝廷上贡。

这个契约能约束漠北人多久,谢钰不知道,他只负责打仗,其他事情都是京城里的人拿主意。

等解决完一应事宜,大军才班师回朝。

行军数月,终于回到了关内,而此时已经是腊月隆冬,等回到京城都要过年了。

在章城休整的时候,听说闹瘟疫时陈景亭救了文夫人,谢钰便和柳文茵一起去祭拜了他。

这次给陈景亭带了两坛屠苏酒,辞旧迎新之时喝这个最合适。

不管是出于家国天下的原因,还是柳文茵刚到幽州时,陈景亭对她的所作所为,谢钰都对这人没有好印象,甚至一度想杀了他。

可陈景亭救了文夫人,就是帮了文茵,也帮了他,他愿意放下成见,真心地与陈景亭说一声谢。

见大树底下落了很多枯枝落叶,谢钰卷起袖子把落叶都清理了,还用匕首刻了一块小小的石碑埋在地下。

上面没说陈明亭的身份,只说他是在瘟疫中为救人而牺牲的无名英雄,如果有人发现了这个,还请行个方便,勿要把树伐了,给他一处遮风避雨的地方。